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双叒叕要来到大家身边了!一不小心就参与上千亿大项目,大家买买买得开心,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蓄势待发”,就等双十一“干票大的”,新一轮的“剁手”狂欢,大家也要警惕诈骗在侧,下面三种常见的“双十一”诈骗套路,请谨记,看完再买买买!“双十一”3种诈骗套路,小编教你见招拆招
一是网络购物诈骗
案例:小张在某平台看中一款二手手机,与客服谈好价格后对方称系统故障要求直接添加微信交易,并承诺再打86折,小张同意后添加对方微信并转账3500元钱给对方,对方表示立即发货。多天后,依然未收到手机的小张在微信联系卖家时发现对方已将他拉黑。由于直接微信交易未在网站上产生订单,无处投诉小张的无奈报警。
东莞警方提醒:
网络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的电商平台上进行,切勿绕过第三方平台监管,直接转账交易!
二是冒充网店客服退款诈骗
案例:王先生接到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来电,称王先生购买的物品甲醛超标可退款,并要求添加微信处理。王先生通过微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后进入一个网站,在填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后,王先生收到银行发来的信息说自己购物和充值支出13000元人民币。王先生慌了,马上通过微信联系所谓的客服,但此时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东莞警方提醒:
在接到对方称是某客服要给你退款时,一定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APP联系购买平台的官方客服,且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微信,扫描和下载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和APP。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
三是冒充快递客服诈骗
案例:李女士网购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未收到衣服的她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快递公司的,称快递丢失现在赔偿,要求加李女士微信后返还。李女士当即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称退还的赔偿金和保险金需要事主提供账号及银行验证码。李女士按对方提示操作进入了某网贷平台,并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按对方指引在该平台贷了5000元存入自己的账户。李女士见账号内多了5000元,误以为是对方转入的赔偿金,于是马上扣除网购的288元后转了4712元给对方。后来回想不对劲的李女士通过微信联系对方时,结果发现自己已被拉黑,才发觉上当受骗。
东莞警方提醒:
接到此类电话,切记不可按对方的要求操作。退货退款在购物平台操作即可完成,平台会将付款按照你的支付方式予以返还。凡是要求添加微信、QQ等离开平台私下交易的就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