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全国首部!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 新华社 访问量: - 发布时间: 2023-11-03

  

  10月24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发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梳理如下:

  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

  明确网信办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明确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要求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强化学校、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

  明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规定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

  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

  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发现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处置措施和报告义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

  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

  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规定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

  明确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要求。

  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

  明确加强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护。

  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

  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

  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

  《条例》中还有哪些重点内容?

微信图片_20231101152422.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  网站致谢 |  版权声明

东莞市公安局版权所有  ICP证号:粤ICP备09140100号-4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标识:4419000026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1316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南路3号 邮政编号:523000 电话:(0769)22222107

市公安局微博

市公安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