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按照省、市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市局党委带头,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市公安机关积极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按《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工作指引》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战略和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系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相关工作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在市局、分局领导班子专题学习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各级领导、民警听取专家专门授课:一是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宣讲活动,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蔡建勋主任授课。二是举办全市公安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邀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平治、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蔡建勋两位领导授课。三是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收听收看公安部组织的全警实战大练兵线上大讲堂,听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育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卓泽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授课。
(二)以忠诚和担当全力服务新冠疫情阻击战。一是全面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的“五道”防线。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全市公安机关立即启动最高等级勤务,全体民警、辅警连续奋战,牵头布设90个联合检疫站,排查车辆845万辆次、人员1889万人次,构筑起“联合检疫防线”;依托“三人小组”,24小时深入村(社区)开展人员健康情况排查,精准落地、快速处置,构筑起“社区排查防线”;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大数据优势,全力推进“莞e申报”工作,从居住、从业两个维度采集1338.9万人防疫信息,为精准防控构筑起“数据预警防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标准快速推动我市监管场所超容羁押历史问题和疫情防控风险的解决,实现了我市监管场所“零感染”“零事故”,构筑起“内部安全防线”;针对走私冻品、进口冷链、跨境偷渡等境外输入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新风险,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精准快速排查的优势,确保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构筑起“快速反应防线”。二是规范执法,严厉查处涉防疫物资产品领域违法犯罪。制定《东莞市公安机关打击各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方案》《东莞市公安局关于处理防控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指引》,并与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公安局打击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规范执法。立案侦查生产销售伪劣防疫物品、非法经营、诈骗案件,深入推进打击整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犯罪、走私等专项行动,取得一系列战果。成功侦破“7.17”组织偷渡案,斩断涉粤港偷渡组织链路,消除两地疫情防控隐患,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表扬。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看守所在律师会见室隔离栏栅上加装全封闭透明挡板和对讲系统,有效减少人员面对面接触风险;提供50台平板电脑安装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用于律师会见。同时,通过采取代为打印、转递法律文书措施,为律师执业提供便利。四是争取部门联动,落实疫情安全防护。制定《关于加强全市集中隔离点“六个一”安全防护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治疗医院和集中隔离点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等工作指引,积极会同卫健、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严格落实“六个一”措施,全面做好定点治疗医院、集中隔离点等医学观察治疗点的驻点执勤、周边巡逻防控、应急保障等安全防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东莞市公安机关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5项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力服务“六稳”。
(三)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平安东莞建设。一是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聚焦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突出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市公安刑事破案、刑事拘留、逮捕、移送起诉数均跃居全省第2。“飓风2020”专项行动总体成效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等级。特别是主动攻坚大案要案,成功侦办“飓风68号”特大走私冻品案、“6.23”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案件一批,先后得到了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批示20次,收到公安部贺电4次、省公安厅贺电22次、嘉奖令1次。二是加强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制定《东莞市公安局办理家庭暴力案件执法指引》,与检察机关联合制定《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及综合保护制度的意见》,与各有关单位建立联系机制,及时通报、跟踪涉家暴求助和警情,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推进启航学校建设,该学校是全国唯一符合国家办校要求,具有罪错未成年人专门学校性质特点、定性定位的一所学校,除了传统课程外,还设置专门的矫治课程,积极应对我市罪错未成年人的管理、教育、矫治难题,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三是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制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东莞公安基层基础建设“1+10”系列文件》,全力推动以社区警务为核心的基层基础工作,选配761名专职社区民警作为公安机关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直接联系群众的最前沿力量扎根基层,做实做细“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重点人员管控、群防群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反电诈宣传等工作,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1—12月,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刑事立案数、治安受理数同比下降28.3%、2.4%、28.4%,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八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1.2%、59.1%、38.8%,社会治安防控精细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四)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针对公安执法普遍遇到的敏感问题,制定《东莞市公安局关于办理涉本单位民警及其直系亲属案件进行回避的执法指引》《关于规范公安罚没款、扣押款、涉案车辆等涉案财物工作的执法指导意见》等执法指引,规范处理流程、要点,降低执法风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二是开展办案场所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执法办案场所管理系统、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管理平台,并与省公安厅警综平台新执法办案系统联通,实现民警执勤执法全过程强制留痕,从源头上防范和避免执法问题的发生;三是争取检察机关支持,联合制定《关于开展对派出所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派出所刑事侦查监督沟通联系名录(2020年)》,在各派出所设置侦查监督工作室,规范配备侦查监督工作设施、制度标牌。每个侦查监督工作室均落实1名检察官、1名公安民警负责对口联系工作, 推进对派出所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公安厅专门通报表扬。四是贯彻省公安厅智慧新法制部署,筹集人、财、物,以省公安厅警综平台新执法办案系统试点为契机,推进执法办案全流程信息化,实现执法安全与办案效能“双提升”。五是执法执勤与普法相融合,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9、10月市第三届“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中,市公安局获评议总分99.35分,社会公众评议、实地考察评议、现场履职汇报评议和评议总分均获得第一名。六是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法律知识竞赛部署,“领导带头、全警参与”,通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组织开展全市公安民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同时,推荐优秀选手参与上级竞赛,在全省公安法律知识竞赛中,我局获得优秀组织奖,大朗分局政委朱礼加、万江分局尹佩玲、黄江分局曾国谋获得优秀个人奖。在全国公安民警法律知识竞赛中,大朗分局政委朱礼加获得优秀个人奖。
(五)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继续深化“一窗办理”公安政务服务模式改革,被省办列入6个营商环境创新工作事项之一,被国办列入全国复制推广备选事项。1—12月,市、镇两级综合办理窗口办理公安业务1135252宗,其中,户政业务677783宗,车驾管业务389367宗、出入境业务68102宗。12345热线群众投诉工单同比下降22%,表扬工单同比增加4.8倍,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第三方测评位居全市第3。二是推进权责清单制度。根据省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和边防、消防职能转隶实际,更新《东莞市公安局权责清单》,将更新后的权责清单通过东莞警察网向社会公开并实施动态调整,进一步强化各单位落实权责、依法履职,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三是多措并举持续缓解交通拥堵,调整市中心城区及主要干道货车交通管制措施,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106宗;根据“高德大数据”规划铁骑勤务,最大限度疏导交通拥堵;加快道路标志标线排查、整改、优化,确保车辆通行更加安全、顺畅、有序。
二、2020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任市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贯彻落实《东莞市公安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东莞市公安局2020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市局党委领导班子召开会议,集中学习《公安机关异地执法协作规定》《公安机关人民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办法》。组织开展全市公安智慧新法制暨新执法办案业务系统使用培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讲座培训,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培训、两讲座”的学法要求。二是研究、解决公安法治建设重大问题。1—12月,市局党委领导班子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分别听取全市公安机关2019年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情况、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研究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三是推进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锡明代表市公安局出庭应诉刘某华诉东莞市公安局、东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南城大队行政处罚纠纷案。法庭当庭判决,驳回原告刘某华全部诉讼请求。1—12月,东城、虎门等15个分局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四是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试点工作。按照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报告制度的要求,把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市局党委领导班子述法活动按要求开展,述法材料报市依法治市办。
三、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是全市公安各单位法治建设水平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新要求适应不迅速、不及时。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和执法办案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尚待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执法办案信息化关键环节的落实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三是新型犯罪预防、打击对执法办案和治安防控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尚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提升预防、打击能力,提升维护稳定、保平安的能力水平。
四、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1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依法治市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法治公安建设水平, 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保驾护航。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组织全体民警学习宣贯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全市公安民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2月18日,副市长、公安局长周兆翔同志已组织市局党委集体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对全市公安机关学习、宣传贯彻作了动员部署。下一步,各单位将按照市局党委部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2021年学习、宣传重点,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进一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抓好中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的学习、宣传。按照省、市部署,结合公安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公安机关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推进落实。组织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培训。巩固“七五”普法成效,按照上级部署,研究制定公安“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强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专题宣传,进一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的落实。
(三)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推进全市公安大巡防、东莞义警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高压态势,继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推进公安执法办案信息化,实现执法安全与办案效能“双提升”。按照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就是整治重点的思路,查找、整治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全力当好平安东莞建设的主力军。